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阅读模式

国家标准GB44041.1-1996规定:杂交 水稻种子 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不能低于80%、96%(二级)、98%,水分不能高于13%(籼)。杂交稻种只要达到以上四项指标就是合格的种子。旱育秧普及以前,当大田生产上浸种落谷期间气温较低时,常会出现烂种现象,特别是发芽率不太高的陈年杂交稻种。达国标杂交稻新种大量烂种现象尽管极少出现,但一旦发生就会使种子经营单位在信誉上和经济上都遭受惨重的损失,因此应时时警觉与预防。

1造成达国标杂交稻新种大范围出现烂种的原因

1.1天气因素4月26日~5月10日是淮安市大田生产的水稻浸种落谷期。根据往年天气资料,出现较多烂种现象都是在5月上旬有3~7d低温天气(连续3d日平均气温≤13℃,或有1天日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7℃)的年份,如1996年、1998年。

1.2人为因素据调查,出现杂交稻新种烂种现象时,表现为已有34%~80%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长约1~2mm,而不是种子完全不萌动;这些农户第1次浸种时间都在72h以上,甚至长达144h;浸种容器或桶或缸,口径较小,种子厚度都在30cm以上,甚至厚达80cm;秧池整得太烂,陷入泥中的种子长时间处于窒息状态。这样粗放的浸种和落谷方法,能使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90%以上的种子出现大量烂种。

1.3种子发芽势低、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杂交稻种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发芽势指标,种子经营单位也忽视发芽势大小。事实上发芽率90%左右的达国标杂交稻新种发芽势在40%以下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发芽势低于70%的达国标杂交稻种遇到如上述的浸种、落谷方式或低温天气肯定都会出现大量烂种现象。造成新种发芽势和发芽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3.1组合特性有些组合种子休眠期短,如扬花受精27d后汕优559、特优559的部分种子已完成休眠,遇到适合条件就会发生穗萌、穗发芽。

1.3.2种子收割前因素九二O使用不当,不适时或过量都能造成闭颖不严或半开颖。防治病害效果不好,稻粒瘟或稻黑粉病发生重。开颖、裂颖、颖壳上残余九二O和种壳带菌都影响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收割父本时排水不及时或遇到高温连阴雨(连续3d以上,日均温≥24℃)等因素造成收割适期延误、母本穗层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都会促使穗萌和穗发芽发生。

1.3.3种子收割后因素收割脱粒后遇到高温连阴雨,湿种子堆积时间20h左右就会造成种子发热、发芽势突降。把未充分晒干的种子(种子水分往往达15%~17%)贮藏30d左右,又遇到连续阴雨、空气潮湿,贮藏条件简陋,贮藏中的种子也会吸湿发热。所以种子在这样的条件下滞留时间过长,也有发芽势突降的风险。

2杂交稻新种发芽势突降的预防措施

2.1选择最佳制种成熟期在保证杂交稻亲本齐穗授粉期处于理想季节时段的基础上,把成熟期也安排在雨水较少、气温较低(日均温20℃以下)的季节时段。在淮安市,将休眠期短的杂交组合特优559、汕优559的扬花期安排在8月27日~9月7日,成熟收割期推迟到10月上中旬,气温稳定在20℃以下。

2.2科学使用九二O和病害防治用药要做到适时适量。

2.3降低田间湿度防穗萌将去杂、纯度验收工作提前到乳熟后期进行,成熟期及时收割父本和排水,以降低穗层湿度。

2.4抢时收割和晾晒收割前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抢晴收割、抢时晾晒。为防止种子萌动和堆积发热,收割后无法晒晾时,将湿种子要堆成小堆,喷穗萌抑制剂或食醋。

2.5防止种子吸湿返潮及发热普查农户暂贮种子的含水量和贮藏条件,及早收购,确保种子在农户手中滞留时间少于10d,特别是遇到3d以上阴雨天。

2.6种子公司配备烘干机械是最有效的保证措施淮安市种子公司安装了烘干机械后,以降3个百分点水分计,日可烘干300t种子,收割后遇到不良天气影响,种子公司抓紧收购、烘干、清选,使种子含水量在13%以下,6年来再未出现发芽势低于70%的现象。

3发芽势低于70%的合格杂交稻种应用对策

种子经营单位应把发芽势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合格杂交稻种的发芽势于70%时要慎重对待,其应用对策有以下两点:

3.1建议用包衣剂包衣后出售种子包衣有两个优点,一是提高了种子抗病能力,可以提高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时发芽率和成苗率;二是包衣种仅适宜直播,促进旱育秧方式的更多应用,旱育方式秧田通气性好,有利于扎根和防止烂种、烂秧。

3.2建议采用日浸夜露方式浸种采用浸种湿润育秧方式时,建议只作晚茬口使用,要求浸种开始日期的日均温已稳定通过15℃,浸种时种子厚度不超过10cm,且日浸种12h,夜露种12h,摊晾露种时种子厚度10cm左右。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36.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36.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36.html

种植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0-31 06:31: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36.html

小麦缺乏微量元素的症状及其补救措施

微量元素对 小麦 的生长发育起着大量元素(如氮、磷等)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旦某种微量元素缺乏,就会通过植株的外部形态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生产上多以此作为诊断缺素和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缺铁症小麦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要吸...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小麦 纹枯病在河南省原属次要病害,虽有发生,但危害不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小麦品种、肥水条件等多种因素的改变,发生危害普遍、病情逐年加重,成为流行性病害,引起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还引起倒伏。特别在近几年来,危害普遍严重,重病区病茎率达83%...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最主要的一种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 1、症状及发病时期 立枯病主要有幼苗腐死,立针基腐,卷叶黄枯和打绺...

玉米蛀茎夜蛾什么样?防治措施是什么?

玉米蛀茎夜蛾什么样?防治措施是什么?玉米蛀茎夜蛾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杂草上越冬。5月中旬卵孵化。幼虫危害 玉米苗 ,由近土表下的茎基部蛀入,向下取食心叶,蚕食茎髓。先使茎叶萎蔫,后全株枯死。幼虫可转株危害多株玉米幼苗。玉米蛀茎夜蛾除危害...

玉米叶斑病有几种?其特征是什么?

玉米叶斑病有几种?其特征是什么? 玉米叶斑病有小斑病、大斑病、圆斑病3种,其特征如下: (1)小斑病:又叫斑点病、叶枯病。60年代以后,因引进和种植感病自交系、杂交种,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成为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 从苗期开始整个生...

玉米叶斑病是怎样发生的

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圆斑病都是真菌引起的病害。 (1)小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种子表面一般附着菌量很低,在初次侵染中的作用很小。第二年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引起初次侵染。植株受害...

玉米药害

症状 使用 农药 或 除草剂 ,超过一定浓度,能形成颜色不正常的叶斑,如白斑或褐斑。幼芽及根卷曲或变粗,植株生长受抑,苞叶缩短或穗粒外露。播种时化肥施用过量或 ...

玉米蚜虫的发生危害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

玉米蚜虫 的发生危害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 玉米蚜虫又叫玉米蜜虫、腻虫等。是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虫。 (1)发生危害特点: ①寄主范围广,危害重而且传播病害。蚜虫除危害玉米、高梁、 ...

玉米条纹矮缩病防治

玉米条纹矮缩病 玉米条纹矮缩病简称玉米条矮病,是西北、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 [症状]病株节间缩短,株型矮缩,初上部叶片稍硬、直立,沿叶脉出现连续的及断断续续的淡黄色条纹,自叶基部向叶尖发展。后期,叶脉向上产生坏死斑...

玉米田化学除草方法须得当

近年来,玉米田化除普及率达90%左右,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除草措施。但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应用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亟待改正。 品种选择不对路。有的农民随意采购。他们缺乏对地情、苗情、草情及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购买时只是看重销量和推销员的说教,结果药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