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的消毒方法介绍

阅读模式

用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500倍液浸稻种48小时(200克药液对水100公斤搅匀后可浸稻种60~70公斤),然后捞出催芽、播种,对预防恶苗病效果较好,也可兼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幼苗立枯病等。

用40%强氯精200倍液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再放入药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净,捞出催芽、播种,可预防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

用0.2%的硫酸铜溶液浸种48小时,然后捞出催芽、播种,可预防恶苗病、稻曲病等。

用40%福尔马林500倍液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天(以吸足水分而未露白为度),取出后稍晾干,放入药液中浸泡48小时,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净后催芽、播种,可预防稻瘟病、恶苗病、胡麻叶斑病、黑粉病、稻曲病等。

用10%叶枯净2000倍液浸种24~48小时,捞出催芽、播种,可预防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

用0.15%的线菌清溶液浸种48小时,用清水冲洗净后催芽、播种,可预防干尖线虫病、恶苗病等。

用10%浸种灵500倍液浸种48~60小时,可预防恶苗病,兼防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等。

取适量70%恶霉灵(土菌消),播前按干稻种量的0.4%~0.7%拌稻种,干拌、湿拌均可,可预防幼苗立枯病等。 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4小时,可预防多种真菌、细菌性种传病害。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8210.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8210.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8210.html

种植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0-31 06:27: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8210.html

旱稻田的杂草如何化除?

旱直播稻田一般有两个 出草 高峰: 水稻播后5-7天出现第一个出草高峰,以稗草、千金子、鳢肠等杂草为主;播后15-20天出现第二个出草高峰,以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节节菜、鸭舌草、繁缕、 ...

晚稻直播如何施用多效唑促分蘖?

一是适期喷施。在秧苗1叶1心期喷雾效果最好,最迟不超过3叶期。 二是用药剂量要严格控制,千万不能随意增减。每亩秧田用15%的多效唑粉剂200克,兑水100公斤喷施。 三是要求秧田平整,喷施前排干田水,喷药后24小时复水。喷药要均匀,防止重喷或漏喷,以免...

对稻苞虫特效的药有哪些?

1、防治适期:应严格掌握在稻苞虫田间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即7月29日至8月6日为施药防治最佳时期。 2、防治对象:生长嫩绿、迟栽迟发、坐篼迟发、制种母本稻田,均为重点防治对象田。 3、保护自然天敌资源,禁止高毒 农...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此时适逢暴雨、冰雹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病害极易流行。长期灌深水以及偏施、迟施氮肥发病也较重。发病轻的约减产10%,重病田减产可达40%~60%。 ...

玉米大斑病咋防治

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

水稻疯长怎么办?

由于台风暴雨影响,不少地方晚稻苗多疯长过盛,加上偏施氮肥等管理不当,使禾苗过早疯长封行,茎叶柔软,叶片下垂荫蔽浓绿,透光性能极差等,对禾苗造成严重失调现象。若不及时防治,将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结实率严重下降,出现“有好苗没好谷”现象,导致低产、低效甚至失收的后果。及时补救方法有下列四点:...

毒杀红薯地下害虫两法

红薯 受 地下害虫 为害,会布满虫口虫道,不能加工和食用,并加快腐烂,造成减产,必须及时采取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毒杀防治,才能防止为害,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喷乐斯本。 ...

小麦收割机蓄电池的存放

湿存法:短期不用蓄电池可采用湿存法。方法是:将蓄电池充足电,电解液比重和液面高度均达规定值,加液盖拧紧,擦净外表,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在存放期内应定期检查电解液比重或单格电压。如存电量降低25%应立即补充充电。使用前应先充足电。 干存法:停用时间长的蓄电池采用干存法。...

小麦怎样夺高产

一年一度的秋种又将开始 要进一步抓好五个关键点。 扩大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 过去安徽品种布局大体上是半冬性与春性品种各占50%,春性品种中又主要以豫麦和扬麦系列,均属中筋品质,由于春性品种在淮北、沿淮市县占有相当大比例,每年冬春遭受冻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