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鲫鱼高密养殖技术

阅读模式

目前,适合养殖的 鲫鱼 品种有方正鲫、湘云鲫、异育银鲫、彭泽鲫等,这些鲫鱼均具有肉质细嫩、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等优点,适宜高密度养殖,并且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适中,以5亩~10亩为好;池水较深,一般在1.5m~2.5m左右;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池塘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坝较高、较宽,沙底且池底平整,不渗水,洪水不淹,便于捕捞操作。若鱼池达不到上述要求,则应加以适当改造。同时,池塘在放养鱼种前应进行药物清塘,以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水源充足的池塘,可放干池水进行干法清塘,生 石灰 用量为75kg/亩~100kg/亩或漂白粉用量为4kg/亩~5kg/亩,药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不便于排水的池塘,可采用带水清塘的方法,生石灰用量为125kg/亩~150kg/亩或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用量为10kg/亩~15kg/亩,药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7天~8天后,池塘即可注水放鱼。

二、鱼种放养

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模式,应以放养鲫鱼为主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白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白鲢产量占20%。规格为体重40g~60g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500尾/亩~1800尾/亩;规格为体长3cm~4cm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1200尾/亩;规格为体重20g~60g的 鲢鱼 ,放养密度为150尾/亩~170尾/亩;规格为体重20g~60g的鳙鱼,放养密度为30尾/亩~40尾/亩。鱼苗或鱼种在放养入池前均需要进行严格的鱼体消毒,常用方法有:浓度为1%~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分钟~20分钟;浓度为10ppm~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5分钟~30分钟。

三、鱼种驯化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池塘,鱼种经驯化后才能降低养殖中的 饲料 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培育鱼种阶段,鲫鱼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养殖管理。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诱食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鲫鱼放养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则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率低。在鲫鱼放养密度已确定而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池塘水位的方法,相对增加池塘放养密度,则既有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体生长。搭配放养的鲢鳙鱼种,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鲫鱼鱼种驯化期的水质,宜保持为清、瘦而不宜浊、肥。

四、投喂技术

饲料配方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养殖经济效益上,即鱼体生长速度、饲料转换率、饲料系数和鱼产量上。但是,一个科学的饲料配方并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养殖效果,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否正确掌握好饲料的投喂技术。池塘内水环境的生态因子极其复杂,鱼类又是变温动物,其摄食强度随水温而变动,投喂过少则鱼体处于一种只维持代谢的状态甚至体重减轻;投喂过多则造成鱼体摄食过饱而诱发鱼病甚至死亡,且过剩的饲料腐败后易使水质恶化而反过来又影响鱼体正常摄食与生长。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饲料投喂技术。

1.日投喂量的确定计算日投喂量的方法很多,但一般由鱼体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确定,也可由鱼类营养及代谢水平确定。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和参照有关资料,提供以下参数作为制订鲫鱼日投喂量时的参数:一是日投喂量应控制在鱼类摄食量的70%~80%;二是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投喂量标准,幼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0%左右,成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2%~3%,如水温25℃左右时鱼体体重2g、5g、10g、25g、50g和100g~250g时日投喂量分别占鱼体总重的9%~10%、8%~9%、6%~8%、4%~6%、2%~4%、2%~3%;三是不同水温条件下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数值约为(水温数值×0.13)/100;四是根据水质不同溶解氧含量条件确定日投喂量,当溶解氧含量为3mg/L~4mg/L时,日投喂量应比溶解氧含量为5mg/L以上时减少15%,当溶解氧含量为2mg/L~3mg/L时,日投喂量应比溶解氧含量为5mg/L以上时减少40%,当溶解氧含量低于2mg/L时,应停止投喂。

2. 颗粒饲料 的规格颗粒饲料的规格应根据鱼体的大小而以适口性为度,制作不同粒径的颗粒饲料,其粒径的选择标准应“就小不就大”,一般鲫鱼规格在体重10g/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择0.5mm,鲫鱼规格在体重10g/尾~30g/尾时饲料粒径选择1mm,鲫鱼规格在体重30g/尾~75g/尾时饲料粒径选择1.5mm,鲫鱼规格在体重75g/尾~100g/尾时饲料粒径选择2mm,鲫鱼规格在体重150g/尾~300g/尾时饲料粒径选择2.4mm,鲫鱼规格在体重300g/尾以上时饲料粒径选择3.2mm。

3.投喂次数幼鱼阶段每天投喂3次~5次,成鱼阶段每天投喂2次~3次。

4.投喂方式包括人工投喂、自动投饵机投喂和自动定时投喂等形式。鲫鱼抢食性差,需细心投喂,一次投喂至少持续15分钟~30分钟,并将饲料投喂在固定设置的饲料台上,或选择土质较硬池底(或清除池底淤泥)作固定投喂点,防止饲料沉入泥中而造成浪费。饲料投喂也应坚持“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原则。

五、日常管理

1.勤巡塘,防浮头。坚持每天巡塘2次~3次,观察鱼体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用以确定投喂的数量。同时,注意观察鱼体有无浮头现象,防止泛塘的发生。

2.勤注水,促生长。有条件的池塘,需要经常注入新水,用以保持水环境的清洁,每次换水量应为池塘总水量的1/4~1/3。池塘水位要随着鱼体生长和季节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高温期和鱼类摄食旺盛季节水要深,以增大鱼体活动空间。另外,池塘加水也可已增加池水中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带进的营养物质也有助于浮游生物繁殖,进而促进鱼体生长。

3.勤管水,重监测。使用水质测定仪器或水质快速检测盒测定池水相关理化指标,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定期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原露等微生态制剂。池塘配备增氧机,并合理使用,4月中旬开始选择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1小时~2小时,6月~9月每天后半夜开启增氧机至黎明,可以预防鱼类浮头现象的发生,并有利于防治鱼病,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26525.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26525.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26525.html

种植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0-31 05:46: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26525.html

七巧提高鱼药内服疗效

1.巧在于防。在水中生活的鱼类,病情隐蔽,难于发现。一旦发现死鱼,损失很大,鱼病治疗比较困难。因此,应积极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指导方针,树立预防施药为主的观念。 2.中西药巧结合。中药治疗鱼病药效时间久,副作用少,防治成本低;西药具有药效迅速,成本高的...

双季虾怎么养

利用塑料大棚培育早繁虾苗,5~8月中旬饲养前季罗氏 沼虾 ,8月中旬至10月再养后季罗氏沼虾;或者6~9月前季养罗氏沼虾,10月至翌年5月再养一季 青虾 。这样,一年养殖两季虾,可以充...

水草打浆喂鱼四注意

用粉碎机将 水葫芦 、水浮莲等水生饲草打碎成浆,是培育鱼苗和饲养 咸鱼 的优质 饲料 ,不但能大大提高饲草利用率,还非常有利于促进浮...

冬春放养鱼种把五关

冬末春初是放养鱼种的有利进机,放养进应把好以下“五关”: 一、消毒关 整修好的池塘,在小深1米左右时,要亩用150公斤―200公升左右生 石灰 全池撒均匀播,对池塘消毒,同时,鱼种入池前也需进行消毒,...

锦鲤的繁殖技术

1、选择亲鱼;作为 观赏鱼 的 锦鲤 繁殖要有目的地选择亲鱼。锦鲤主要观赏背面,所以最好选择上下较扁、剖面是扁椭圆形、整体呈纺缍形的,而色彩则根据培育目的来选择相应体色的亲鱼。 ...

史氏鲟鱼种驯化关键技术

1.掌握好驯化时机。一般认为,当史氏 鲟鱼 苗体长达到4-10厘米、体重达到0.3-3克时可进行驯化。根据本人经验,史氏鲟鱼苗的驯化在上述体长或体重范围内规格越小越好,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水 蚯蚓 ...

室外土池人工培育梭鱼苗种技术

鲻科鱼类由于适盐性广、食物链低、生长快和肉味美而成为海水、咸淡水乃至淡水鱼类养殖的较好种类,早在1960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就在室内培育出梭鱼苗种,同年原浙江农业大学 水产 学院在室外土池中培育出了梭鱼苗种,1976年江苏水产研究所等单位...

水库网箱养鲟鱼

1.网箱设置网箱框架采用毛竹捆绑连结而成。毛竹上另加铁筋将网箱上纲挑起,使网箱上盖离开水面20厘米。网箱采用30股聚乙烯网衣缝制而成。网箱删咨4.5米×4.5米×2米,网目2厘米,单层有盖。网箱底层缝有20目的筛绢。试验网箱2只,网箱有效水体72.垃方米。网箱设置距大坝70米处,水深12...

水库高产养鱼如何巧用氨基酸原粉

水库养鱼 是发挥水库蓄水灌溉以外的重要功能,化肥养鱼是一项不投饵(青、精饵料)、不施药(鱼药、 农药 )、无病害、生长快、操作易、见效快、效益高的无污染、无公害 水产 ...

水泥池高密度养黄鳝技术

黄鳝适应性强、病害少、 饲料 来源广、容易饲养。用水泥池进行高密度养殖,具有投资少、易管理、效益高的特点。 1.养殖池的建造。黄鳝池应选择在向阳避风,接近水源,进水、排水方便,水源不被 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