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阅读模式

谈到猪场的生物安全,许多养猪者甚至包括有的兽医都停留在消毒的层面上,其实不然。作为猪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提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制度,定期为员工做一些生物安全和养猪治疗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生物安全意识。

谈到猪场的生物安全,许多 养猪 者甚至包括有的兽医都停留在消毒的层面上,其实不然。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 动物 感染病原微生物压力,阻止疾病传播和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可谓低投入、高产出、一举多得的举措。生物安全措施具体来讲几乎涉及了养猪养殖的全过程,现分几点来阐述。

猪场布局

猪场 选址应该选在人口稀少,周围没有养猪户的地方,要远离大公路、铁路,最好有一条专门的猪场公路,而且少有其他人员过往。水源要方便安全,猪场最好建在干燥、向阳、通风的矮山坡上,应先向气象部门咨询当地全年的主风向,最好画出一年四季的风向 玫瑰 花形图,找出主风向,按配种-妊娠-产子哺乳-保育-育肥-隔离-废弃物处理区域的顺序,从上风口往下风向分布,最好采用配种、妊娠、哺乳一点,保育一点,育肥一点的三点式分布,拉开足够的距离,这样少传播疾病,即使有的猪舍发病了,也很难传播到其他猪舍。猪舍最好东西走向,坐南向北,南北设窗户,便于采光和通风。猪舍之间要拉开距离,最好有10米以上的距离,舍与舍间种植 香樟 、桂花、桢楠树等能净化臭气,吸尘降噪的树种。

控制场内其他带毒生物

带毒生物有很多,如老鼠、鸟类、猫、狗、鸡、鸭等。这些生物多数带毒而本身不发病,但他们的存在却对 猪场生物安全 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老鼠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带毒者。夏季蚊蝇滋生,是乙脑、附红体的高发季节,猫狗是弓形体病的传播者,鸟类是衣原体的传播者,而且鸟类、禽类还能携带口蹄疫病毒,而其自身不发此病。

参观程序必须遵守

生活区、接待区和生产区要有一定的距离,中间最好有树林、鱼塘、土坡等作为天然屏障。员工外出回场要有一定的隔离时间才能进入生产区,而且进入之前要在生活区洗澡,彻底换洗衣服后穿干净衣服进入。许多大猪场都无法避免上级和朋友的检查和来访参观,这就要猪场管理者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而且要求参观者严格执行,参观的顺序也要讲究科学,从最脆弱、最干净的区域开始,一般来说,按产房到保育室的顺序参观,种猪区域一般不参观。

坚持自繁自养隔离时间充足

自繁自养能够保证场内猪只相对封闭,新病不易引入,而且长时间的饲养,对自己猪只的老病也会心中有数,防治起来比较容易。如有种猪引入,先在隔离舍专人饲喂60天左右,再引入后备舍,与少量经产母猪混合,让其适应本场的环境和微生物。

[NextPage]

这项措施是现代 养猪 业成功的关键。猪舍最好设计成小单元式的。猪舍内外净道与污道分开,走过污道后绝不在没消毒的情况下走净道。舍与舍之间要有专用的转猪通道,转猪前后都要对通道、猪只、猪舍充分消毒。有条件的可以在母猪从妊娠舍转入产子舍前过一通道,上有淋浴,下有温水池,最好有人按摩刷拭其身上污物和消毒。将产期接近的母猪(一般是一周内的预产期)安排于同一产房内,这样断奶时一起断走,做到彻底消毒,断奶后几乎是同期发情,一般3天~7天能发情配种,方便操作和管理,返情观察也方便。这样操作同批母猪又进入下一次循环,断奶猪只统一进入保育舍,保育结束后又一起进入育肥舍,各个舍的大小配套,流水化生产,各阶段都实行全进全出。而且,由于猪只日龄接近,应激小,少得病,即使得病也较为单一,诊断和治疗都相对容易。实际生产中,许多猪场由于规模不大,或者各阶段大小不配套,无法全进全出,但至少要保证同一栏内和相近栏内猪只体重日龄接近。有的猪场为了节约空间,将日龄差异太大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甚至僵猪也关在一起,造成猪只短时间可能不发病,时间一长就暴发,而其病情很复杂,得不偿失,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大一些的猪抵抗力和适应力好些,带毒而不发病,小一些的抵抗不住大一些的猪带来的病菌,容易发病,而且病情加重后可能大猪也抵抗不住了,也可能发病,使病原和病情都变得复杂化。

消毒问题

消毒大致包括消毒池消毒、带猪喷雾消毒、空舍消毒、饮水消毒、环境消毒等几方面。在 猪场 入口、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应设置消毒池。猪场门口、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要有足够的长度和深度,长度要有进出最大车轮周长的两周以上为好,消毒药液要选择成分差异大的几种,轮换使用,但不是有的人理解的今天用这种,明天用另一种,一般使用一种药液两周左右再轮换。进出生产区要有专用车辆,售猪台要修建于生产区外,绝不允许脏车进出生产区,不允许生产工人接触购猪车辆。带猪喷雾消毒药选择高效低毒、刺激性小的药液,喷雾操作时喷头要斜向45度左右向空中喷洒,直到地面湿透为止,不能对着猪只喷洒。

重大传染病处理

当重大传染病发生时,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传染病就像消防队员扑灭森林火灾一样,要及时发现起火点,尽快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还没蔓延开来的时候就要通过隔离、消毒,将传染源圈定在小范围内,不让其多点暴发。这样操作再可怕的传染病也不容易散布开,那就不可怕了。生产中还要注意这期间人员一定要固定好,不能乱串,隔离时划定一定的区域,可将可疑猪周围的猪一起隔离,相对安全的猪只移走,将可疑猪只孤立起来,而其他安全的猪只在这个期间禁止转舍。饲喂 病猪 要有专人饲养,无法专人饲养的情况下要在饲喂完健康猪后再饲喂可疑猪,最后才是病猪,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完后要消毒。对于病猪要及时诊断,标本兼治,对无价值的猪只及时淘汰或处理,解剖、深埋等操作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避免人为散毒。

管理者注意

生物安全制度是人制定也是人来执行的,再好的制度没有正确的执行还是一纸空文。很多猪场到处张贴各种制度,结果都执行不到位。作为猪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提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制度,定期为员工做一些生物安全和养猪治疗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生物安全意识。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1276.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1276.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1276.html

种植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0-31 05:22: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1276.html

猪耳发蓝用药无效怎么办?

任何疫病引起心脏与血管受损害都会引起耳朵发蓝,特别是多种疫病混合感染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蓝耳病是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疫病,它除了损害血管引起蓝耳外,损害肺部发生肺炎,损害子宫与胎儿引起死胎、流产、木乃伊、早产与产弱仔猪。 猪为什么耳朵发蓝? ...

规模养猪场驱虫与苍蝇控制技术

苍蝇有微型“细菌弹”之称它携带病菌的本领实在是惊人,光是苍蝇一只脚,可带80-150万个细菌。成蝇不久又能交尾产卵,一只雌蝇能产卵1000枚,在食料丰富,有很安全的条件下,五个月内其后代数量达19000亿只。 苍蝇有微型“细菌弹”之称它携带病菌的本领实...

猪营养缺乏引发猪病混合感染病例分析

猪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选择营养成分科学合理的 饲料 至关重要。据养殖户反映,猪场7月份开始发病,表现为保育猪蹄部损伤、咬尾、近期由于入秋以来天气骤变,不断有零星死亡,送检一头濒死猪。 ...

猪呼吸道综合症引发附红细胞体病例

猪呼吸道综合症由多种病因,包括病毒(蓝耳、圆环病毒、伪狂犬、流感)、细菌(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环境及 饲养管理 等相互作用引发,并且大多由两种或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所致。该病除造成直接死亡外,更为严重的是造...

猪病混合感染病例分析及猪场处理方案

猪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选择营养成分科学合理的 饲料 至关重要。本文就2011年8月份遇到的一例由于猪营养缺乏而导致猪蹄裂、异嗜、抵抗力下降而发猪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混合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养猪生产。 ...

猪瘟和链球菌混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近年来,由于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的广泛流行,及霉菌毒素造成猪群出现免疫抑制,猪群混合感染现象越来越普遍。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挑战,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本文就一例混合感染通过临床剖解及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分析: 本案例猪场情况是从去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猪只死亡,...

猪病专家分析今年猪病的流行情况

近日,在上海诺华主办的猪业论坛会议上,华南农业大学猪病专家张桂红教授分析了当前猪病流行的情况。因为 饲料 的霉菌毒素,现在猪场都会添加防霉剂,防霉剂是好事,但是不能完全依赖防霉剂解决霉菌毒素的问题。 ...

张桂红:冬季应重点防控猪呼吸道系统疾病

主持人: 今年冬天,天气比较凉,对于今年疾病的发展趋势您有什么建议? 张桂红 :今年冬季,按照整个疾病的发展规律,我们预测:在我们广东地区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呼吸道系统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洋...

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动物免疫力的作用

前列腺素、凝血恶烷酸和白三烯等类二十烷酸,由多烯脂肪酸(γ- 亚麻 酸、 花生四烯酸 和二十碳五烯酸)代谢而成。类二十烷酸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

断奶母猪喂青饲料 可减少饥饿应激

太高深的理论我不懂,只是12年的养猪经验告诉我,生产要想好,母猪得管好,需要人性化对待母猪。 在哺乳期,母猪每顿吃4-6公斤 饲料 ,断奶后突然降到2公斤,如果是你,你会不会饿?所以,我们养猪人在考虑科学管理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