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摄食习性的共同点

阅读模式

无论是广食性蛇类还是狭食性蛇类,它们均有如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⑴采食均是“囫囵吞枣”。蛇采食时,不是咬碎后一口一口地慢慢往下吞,而是采取“囫囵吞枣”的方式整体吞食。蛇类虽然没有四肢,但它们有密排倒钩的锯齿牙,因而一旦捕到食物后便用牙钩挂住食物直接吞入腹中。如果捕到难以直接吞咽的大食物,便会先用自己身体的前半部分迅速将食物缠绕几圈,并且越缠越紧,待其完全窒息死亡,将其挤压变细后再慢慢进食。蟒蛇在吞食较大食物时便是采用此种方法。毒蛇捕食说采用突然袭击的方法,先是猛咬上 动物 一口,将毒液注入所捕动物体内,咬住稍等片刻后再行吞食;但有时也会先把动物松口扔掉,待几分钟后动物中毒或死亡时,再从容不迫地找寻食饵的头部,从头部开始,但也有从咬获部位开始吞食的情况,如虎斑蛇、赤链蛇等。

⑵个别蛇吃“腐”食。绝大多数的蛇类只捕食活的小动物,对已死动物是不予理睬的。仅有个别蛇类除正常的吞吃活体动物外,还喜欢吞食“腐臭”的动物尸体,如赤链蛇。但人工养殖情况下,是不赞成让蛇吃“腐”食的,以防引发肠炎。

⑶因环境而“择”食。同种蛇类因所处的区域环境不同,所捕食的主要品种也会随之变化。如蝮蛇,在我国的华东地区主吃蛙类和鼠类;但在大连的旅顺“蛇岛”上,则变成主要吃过往的鸟类;而它在新疆的西部又以吃蜥蜴和草原 蝗虫 为主。

⑷采食随着季节“变”。大多数蛇类的采食结构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季节不同,蛇采食的食物品种和数量也不同。因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原来可采食的动物已长大或已没有了,只能选择其他动物来饱腹。再者,不同季节蛇类活动的时间,也因所采食动物的活动时间而随之改变,如 乌梢蛇 便随着蛙类上岸活动空间而调整自己的捕食时间。春天因蛙类处在交配期,在岸上的时间比较长,乌梢蛇便全天采食;夏季天热,蛙在傍晚或清晨活动量大,其吃食便改在“一早一晚”;秋季乌梢蛇也是随蛙类活动而改变“泽”食时间的。

⑸成蛇、幼蛇的食性“差异”大。有的蛇类,成蛇和幼蛇在食性上的“差异”比较大,如极北蝰和蝮蛇,成蛇以鼠类为食,幼蛇则食各种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小动物。

⑹消化快慢有“说法”。蛇类消化食物的速度快慢与所处环境的湿度有关。在正常情况和一定的温差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蛇的消化速度越快;反之则相反,其进食频率亦与消化快慢有直接关系。另外,蛇类的消化能力均非常强,无论吞食什么动物都能充分地消化的吸收,连骨骼也无任何残留。只有鸟羽、蛋壳和兽毛不能消化,但能随同粪便一起排出,不会造成消化不良。

⑺“蛇儿”离不开水。众所周知,蛇类的耐饥饿能力比较强,常常可以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吃食物也不至于饿死(只是不死而已,健康状况则谈不上)。但蛇类一般都是嗜水动物,除沙蟒、花条蛇等荒漠上生活的蛇类不需要额外饮水外,其余蛇类都需要适量饮水。有水无食的情况下,蛇类耐饥饿的时间相当长;无食又无水的话,蛇类耐饥饿程度则会大大缩短。蛇类蜕皮也需一定的“水分”,我蛇园常可见到一部分因干燥而蜕不下皮的蛇类,喜欢潜在水中浸泡,离水后很快就能轻松蜕皮。

⑻同样蜕皮,不一样的“感觉”。蛇类蜕皮时,陆地生活和树栖生活的蛇类均停止捕食,而穴居生活和半水栖生活的蛇类则照常捕食。这是因为前者觅食以嗅觉为主,视觉为辅,蜕皮时对嗅觉没什么影响,因此会照样捕食,与平时没什么两样。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4244.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4244.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4244.html

种植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0-31 05:07: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34244.html

养蛇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养蛇 场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努力提高产量,降低单位成品的成本。其主要途径是选用优质、高产、性能稳定的蛇肉或毒蛇品种,再用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科学地配方制日粮等。二是尽可能节约各项开支,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力争以最小的消耗,产出更多、更好的产...

初次养蛇应投资多少

初次 养蛇 的投资可大可小,至今还没有较为明确的资金定位数,建议应根据个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最好量力而行,由小到大慢慢发展,力求做到稳中求发展壮大,切忌一口吃成胖子,造成“蛇”本无归的惨剧。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单位和个人,不妨多异地考察...

蛇类都有哪些用途

蛇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各种维生素、氨基酸等,是上乘的具滋补、营养、保健于一体的纯天然绿色野味食品。 蛇皮经过 加工 可制成多种乐器;也是制革业常用的上等首选皮革;同时又可制成皮带、皮包、皮鞋、手...

蛇肉的食用价值

⒈食蛇在我国历史有记载吗?国内哪个地方食蛇最风行? 以蛇肉为佳肴,在我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蛇餐、蛇宴更是久负盛名。远在汉代《淮南子》、唐代的《酉阳杂俎》等书中都提到广东人吃蛇、用蛇肉烹做佳肴的事。北宋朱煜在《萍州可谈》中记载了苏东坡及其家人在广东吃蛇的故事。明代...

小蚕饲育标准与技术

小蚕的饲养关键是掌握合理的温湿度,适熟新鲜的 桑叶 和合理的眠起处理技术。 收蚁用叶,叶色黄中带绿,略缩皱,春采2位叶,夏秋季2―3位叶,1龄用叶适熟绿中带黄,叶面平坦,3―4位,宜嫩不宜老,视气候而定,2龄适熟叶叶色...

如何防治沙糖桔的针蜂害虫?

从目前为害 柑桔 类果树的主要害虫及一般虫害共达90多种。而对属蜂类昆虫并没有列入害虫之列。而在一些留树已腐烂,或被其他害虫如 金龟子 、独角犀等为害果实后,也会出现如黄蜂等昆虫吸食果...

大蚕给桑要点

大蚕给桑要点 时下,今年的第一批蚕儿已进入五龄,从我市项目示范点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用桑树侧枝的嫩叶喂蚕的情况。四至五龄正是蚕儿丝腺发育的关键期, 桑叶 过嫩,营养不足,会直接影响 蚕...

晚秋蚕不结茧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冷水镇箬坑村部分蚕农到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反映晚秋蚕不结茧,怀疑蚕种质量不好,要求查明,县农业局随即派人前往箬坑等村实地察看。10月27日,该局又邀请金华市经济特产站专家前往箬坑村和小章村查找病因,并抽取蚕样3份,于10月28日送往浙江大学 动物 ...

养好中晚秋蚕的关键技术

中晚秋蚕期的特点:秋蚕正值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往往出现持久性的高温,中秋后期气温虽低些,但有些年份秋老虎也很厉害,白天温度经常超过80°F,晚秋期气温虽较理想,但是早、晚温差大,往往后期遇到低温多湿的气候。 由于气候关系,中、晚秋蚕后期 桑...

养好秋蚕技术要点

一、防高温: 秋蚕的小蚕期有时出现30℃以上高温,对小蚕的发育非常不利。因此,应选择高大阴凉房屋或 大棚 作蚕室,遇高温要喷清洁水降温。并做蚕头密度稀,保持蚕室的通风换气。 二、防蚕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