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豌豆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阅读模式

一、整地播种

豌豆为深根性作物,深耕有利于根系发育,多施基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一般亩施腐熟粪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或 复合肥 30~40公斤。

豌豆春播在3~5月份,日光温室在8月份播种。播前用40%盐水精选种子,漂去瘪籽。种子低温春化处理可降低着花节位、提早开花和促进分枝,增加产量。低温春化处理的方法是,在播种前用清水浸种2小时,水量为种子容积的一半,浸种期间经常翻动,使种子充分吸涨后捞出,在室温下催芽1天左右,其间定期用清水冲洗,补充水分,待种子开始萌动时放在0℃~5℃下处理10~20天,便可取出播种。

进行低温春化处理后的 豌豆种子 可再用根瘤菌拌种,能增加根瘤数量,促进茎叶生长,结荚多,产量增加。其拌种方法很简单,将种用根瘤菌粉10~15克/亩,加少量水与种子拌匀后便可播种。

多数地方采用平畦栽培,低洼多湿地可垄栽,条播或穴播。适当密植,增加群体株数,单株分枝和结荚数是增产的关键。一般行距20~30厘米、株距3~6厘米或穴距8~10厘米,每穴2~3粒。株形较大的品种一般行距50~60厘米,穴距20~23厘米,每穴2~3粒。播种后踩实以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吸水并保墒,盖土厚度4~6厘米。豌豆种子大,发芽时间长,播种太浅,易风干失水,造成缺苗断垄。

二、田间管理

现蕾开花前浇小水,并追施速效性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和分枝,并可防止花期干旱。开花期不浇水,中耕保墒防止发生徒长。待基部荚果已坐住开始浇水,并追施磷钾肥,以利增加花数、荚数和种子粒数。结荚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荚果发育。待荚果数目稳定,植株生长减缓时,减少水量,防止倒伏。大风天气不浇水,防止倒伏。蔓生的软荚豌豆品种,生长期较长,一般应在采收期间再追施1次氮钾肥,以防止早衰,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豌豆易发生落花落荚问题,其原因与植株密度过大,肥水过多,营养生长过旺、开花期空气干热或遇热风或大风天气、开花期土壤干旱或渍水等因素有关。应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早播,并加强肥水管理工作,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以减轻落花落荚。

豌豆的蔓生和半蔓生品种,在株高30厘米左右应支架。多数用人字形架,株旁插杆,竹竿架的架杆间距1米左右, 高粱 秆架为20~30厘米,架顶交叉扎紧,同行架材间用铁丝或尼龙绳横绑3~4道,间距20~30厘米,以拦住豌豆茎蔓并加固支架。半蔓生种可支较矮的简易篱架,横绑1~2道。种植密度大或植株分枝多时,绑架时可适当疏枝,以利通风透光。

三、采收

软荚豌豆在花后7~10天,荚已充分长大,豆粒尚未发育,为采收适期。嫩荚采收期可达20~40天,产量450~2000公斤/亩。食用嫩豆粒的硬荚豌豆在开花后15天左右,种子已充实,而种皮尚未变硬前采收。如采收过迟,豆粒中的糖分和维生素C减少, 淀粉 增多,可溶性氮减少,不溶性蛋白氮增加,品质变劣。嫩豆粒的青荚产量为400~900公斤/亩。食苗豌豆的嫩梢一般在播种后30天左右,苗高16~18厘米,有8~10片叶时收割,以后每隔10~20天收割1次,可收4~8次,嫩梢产量650~2000公斤/亩。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46.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46.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46.html

种植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0-31 06:31: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46.html

水稻病虫草害的无公害防治

为确保绿色稻米的品质,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需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广应用 生物 农药 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 一、 水稻病害 的防治 ...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及防止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形式。 1.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

麦茬玉米苗枯病发生与防治

麦茬直播夏玉米,苗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易引起 玉米苗 枯病发生危害。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特别是2003年降雨频繁、雨量大,我区夏玉米苗枯病普遍发生,且发病更严重,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左右,甚至绝产。现将...

甘薯畸形块根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方法

我们在甘薯的栽培过程中,都遇到过甘薯形成一些畸形块根的现象。有的长得“不顺溜”,有的大头小尾,形成 牛蒡 根,有的出现裂缝,还有的块根发硬,里面象长了“红血丝”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甘薯的商品价值。 畸型的薯块...

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国家标准GB44041.1-1996规定:杂交 水稻种子 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不能低于80%、96%(二级)、98%,水分不能高于13%(籼)。杂交稻种只要达到以上四项指标就是合格的种子。旱育秧普及以前,当大田生产上浸种落谷期间气温...

玉米主要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很重视自然界病虫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多种生理病害的发生,常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这些生理病害只要人们注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或减轻。我们在玉米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几种生理病害,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减轻或避免了此...

玉米制种田黑粉病的防治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起发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可陆续发生,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多,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中制种田比大田更为严重,母本比父本严重。 一、发病部位 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都可能...

玉米制种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由于不同土壤肥力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合理的施肥,往往造成缺素,并以外部表现出明显症状,根据多年的观察、试验,现将玉米制种中缺氮、磷、钾、锌四种主要元素的症状与对策总结如下。 1氮素缺乏症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症、发生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黑龙江省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严重的发生地块可达30~50%,甚至更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我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搞好玉米生产,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特提出如下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畜牧业发展,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加大趋势,但玉米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增产。玉米黑粉病也称瘤黑粉病,2000年河南省发生大流行,部分地块发病达20%~30%,2001~2002年在豫南及豫北地区仍有大面积发生,给河南省玉米生产造成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