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稻田害虫如何协调用药

阅读模式

稻田长期施用化学 农药 ,天敌被大量杀伤,害虫因失去自然控制和抗药性增强而猖獗,并带来环境污染和残毒等问题。因此,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尽量少用以至不用化学农药,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完全不施用农药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害虫大发生和严重危害的情况下,不使用化学农药就难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据估计,在防治稻田害虫中,化学农药所起的作用约占70%--80%,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所起的作用约占20%--30%。能否把化学农药的防治与天敌控制的效果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呢?近年来,我们在水稻害虫的协调用药方面作了大量的试验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稻田害虫与天敌的发生状况

就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前大面积种植的单季中稻而言,近年来害虫的主要组成种类是:前期(5-6月间,播种至秧苗期)以稻 蓟马 为主;中期(7--8月间,分蘖至孕穗期)以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为主,兼有一定的二化螟和稻苞虫、造成叶害、枯心和枯鞘;后期(9-10月间,抽穗灌浆期)以稻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叶蝉为主,影响谷粒的饱满或造成植株穿顶倒伏。

水稻田间的天敌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类群,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捕食性天敌,其中蜘蛛的数量约占70%--80%,它们对中稻中后期的飞虱、叶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蛛虫比为1:5情况下,完全可以控制危害。另一类是 寄生 性天敌,主要是膜翅目的种类,其中卵寄生蜂的作用占主要地位。如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的卵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一般一、二代的寄生率为10%-20%,三、四代的寄生率为40%--50%,有些年份可达80%;幼虫寄生蜂(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二化螟绒茧蜂)的寄生率可达20%左右。后期稻飞缨小蜂、线虫的寄生率有时也可达40%-50%。蛹期寄生蝇的寄生率也比较高。据估计,在一般情况下,害虫卵、幼虫、蛹的综合控制效果可达50%-80%。

二、防治稻田害虫协调用药的方法

1、秧苗移栽期稻蓟马的协调用药。稻蓟马在秧田期发生,通过移栽带入大田,常使大田分蘖期稻株受害。过去大田防治蓟马费用较大,对天敌杀伤严重,不符合协调防治的原则。若在秧田移栽前,在秧床播种前施用 呋喃丹 ,利用其内吸和残效期长的特点。可以保持秧苗移栽后一个月内基本免受蓟马危害。这种施药方法对稻田蜘蛛、隐翅虫等影响不大。如果秋田期没有用呋喃丹进行处理,移栽大田后受蓟马危害时,可用杀虫双、快杀灵、菊马乳油等农药进行防治,效果比乐果或其他有机磷农药好,且又对天敌的影响小。

2、防治中期害虫协调用药的种类。在防治中稻中期害虫的协调用药上,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效果在90%以上的农药有:亩用Bt乳油100克加杀虫单30克或杀虫单50克加三唑磷75克,以Bt乳油加杀虫单的效果最好。水稻中期以后,叶片遮挡,使用喷雾施药法可大大减少对中、下部天敌的杀伤,有利于天敌和存活和繁殖。

3、防治后期害虫协调用药的种类。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0-30克兑水75公斤喷雾,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此药击倒力强,药效可持续1个月左右,且不因秋末低温而影响药效,对蜘蛛等天敌杀伤力小,较其他有机磷农药效果好。

综上所述,单季中稻害虫药剂协调防治的措施是:呋喃丹在秧田播种前处理土壤,或大田苗期使用杀虫双、快杀灵、菊马乳油等防治稻蓟马;分蘖孕穗期使用Bt乳油加杀虫单或三唑磷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等;抽穗灌浆期使用扑虱灵、叶蝉散防治稻飞虱。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50.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50.html 文章源自种植网edujiaoyu.com种植网-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50.html

种植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10-31 06:31: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edujiaoyu.com/article/20241031117550.html

施速效氮肥可防治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玉米植株感病后,整个叶片便会逐渐枯黄死亡,影响和丧失光合作用功能,从而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大斑病发生的轻重程度,除与气候、玉米的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有关外,还与施肥多少及施肥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凡肥力不足、生长势弱的玉米植株,病害就严重;而...

水稻田间管理要素的掌握

在水稻生产中,水稻的田间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个浅要的分析。 一、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水稻移栽后, 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 1、查苗补苗。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双压一增”法优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一、栽培条件 花生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不受污染、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至沙质黏壤,结实层疏松,通透性良好,灌溉用水不受污染,具备花生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品种选择 花生品种的选用,应本...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症状特点及危害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是玉米出苗后即可发病,玉米5~6叶期才开始出现明显病状,但新生叶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最初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中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病株特征是色浓绿、宽、短、...

水稻病虫草害的无公害防治

为确保绿色稻米的品质,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需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广应用 生物 农药 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 一、 水稻病害 的防治 ...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及防止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形式。 1.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

麦茬玉米苗枯病发生与防治

麦茬直播夏玉米,苗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易引起 玉米苗 枯病发生危害。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特别是2003年降雨频繁、雨量大,我区夏玉米苗枯病普遍发生,且发病更严重,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左右,甚至绝产。现将...

甘薯畸形块根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方法

我们在甘薯的栽培过程中,都遇到过甘薯形成一些畸形块根的现象。有的长得“不顺溜”,有的大头小尾,形成 牛蒡 根,有的出现裂缝,还有的块根发硬,里面象长了“红血丝”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甘薯的商品价值。 畸型的薯块...

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国家标准GB44041.1-1996规定:杂交 水稻种子 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不能低于80%、96%(二级)、98%,水分不能高于13%(籼)。杂交稻种只要达到以上四项指标就是合格的种子。旱育秧普及以前,当大田生产上浸种落谷期间气温...

玉米主要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很重视自然界病虫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多种生理病害的发生,常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这些生理病害只要人们注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或减轻。我们在玉米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几种生理病害,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减轻或避免了此...